1. <optgroup id="rkk08"><sup id="rkk08"><source id="rkk08"></source></sup></optgroup>

    2. 濕地景觀規劃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濕地景觀規劃

        濕地作為現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保護生態環境、恢復生態原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各種公園類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大投入建設濕地公園,但縱觀當前發展形勢,在濕地景觀的規劃設計上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

      圖片177.png

        1 濕地景觀概述

        1.1 濕地景觀規劃設計概念的形成

        景觀規劃的合理性決定了濕地整體的功能性,景觀規劃重點考慮景觀環境與人們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對人們情感意識的直觀體現,所以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的主體還是生態環境。為了充分發揮濕地的作用,必須要對濕地系統進行整體規劃,將景觀生態學的理論應用到自然濕地生態的恢復研究中,建立一個平衡和諧的區域生態系統。

      圖片178.png

        1.2 濕地景觀的特征

        濕地景觀與普通的景觀環境具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在自然元素的設計基礎上,增加了水文、土壤的設計理念,利用生態系統的自然規律,在盡可能保留原有生態面貌的基礎上,根據現實需求,對不同的濕地景觀區域進行規劃設計,建立良性循環的生態群落系統。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的目的是以自然的方式恢復生態,包容更多的動植物種類,營造宜人的休閑觀光活動空間,因此,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的特點就是原生態性、包容性。

        2 濕地景觀規劃設計方法

        2.1 擬自然化技術

        面對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的現象,從20世紀起,許多國家開始進行恢復自然環境的生態設計嘗試,許多區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有些地方生態環境損壞較為嚴重,僅僅依靠自然動力難以達到恢復原生態的目的。而且為了迎合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縮短生態恢復的周期,引入人工方法進行干預成為必要的應對措施。人工方法主要是通過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特征,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協助生態群落的良性循環,從而加快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速度,這就是被人們稱作“擬自然化”的濕地景觀規劃設計方法。

        2.2 人工干預濕地技術

        2.2.1 土壤結構改造。土壤的機能在濕地景觀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土壤成分含量的不同以及土壤質量的差異都會影響濕地生態系統內植物的生長狀況,如水土污染問題導致許多土壤結構遭到嚴重的破壞,土壤中有利于植物正常生長的礦物質成分逐漸減少,因此必須對濕地土壤結構進行良性改造,從而促進濕地系統的良性發展。

        2.2.2 濕地基床設計。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充分利用地下水或者周邊水系統,將人工技術干預下的水循環系統與地下水進行相互滲透結合,才能確保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除此之外,還要保證水質的安全,通過使用可滲透、過濾性較好的基床材料來促進濕地水系統的循環,調節濕地景觀中的各空間水域。

        2.2.3 動物的規劃設計。穩定的濕地生態系統除了包含水文、土壤因素之外,動物也是必要的組成成分,動物的生活習性與植物界有著直接的聯系,能夠促進動植物界之間的能量轉換,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平衡的生態系統循環體系。除此之外,許多動物還具有極高的觀賞性,能夠間接提高濕地景觀的生態效益,所以通過人工手段干預動物的繁衍生息,也能獲得良好的濕地景觀規劃效果。

        2.3 綠色植物規劃設計

        根據濕地景觀的不同功能體現,對于不同空間內的植物景觀設計要引用不同的設計理念和規劃方法。

        2.3.1 濕地生態核心保護區及恢復區植物景觀設計。濕地景觀環境的核心保護區域是不能對外開放的,以恢復原有生態系統為理念,其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整個濕地景觀系統的穩定性,決定著濕地景觀規劃的生態效益。作為核心保護區、生態系統恢復區,該區域的植物景觀規劃必須由專業的科研人員來進行相關的設計指導。

        2.3.2 濕地緩沖區及濕地展示區植物景觀設計。緩沖區是對原有自然濕地面貌進行改善規劃的區域,其中需科學規劃植物種類及植被覆蓋狀況,過于疏散的植物景觀不能起到恢復生態環境的目的,而過多的植物種類引入招致不必要的生物入侵,也不利于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所以,濕地緩沖區內的植物景觀展示要盡可能地推動原生態恢復為目的,充分發揮緩沖作用。

        3 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現狀及對策

        當前濕地景觀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對于濕地的盲目開發,不僅沒有促進原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而且導致了濕地生態的退化。針對此,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的思路。


        3.1 盲目跟風現象嚴重

        鑒于濕地景觀的生態效益,許多城市大肆開展所謂的濕地建設,盲目跟風,認為開挖一道水渠加入水域養殖就是濕地建設,忽視了濕地景觀本身的功能,缺乏對濕地生態系統的功能性認知,嚴重阻礙了當今社會濕地項目的開發建設。所以,必須要反思濕地建設的思想誤區,以保護原生態環境為核心思想,在必要的情況下引入人工干預技術,加快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進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態功能體系。

        可持續發展動力

        國家大力提倡濕地公園建設,重視濕地自然資源的保護以及原生態系統的恢復,這不僅是濕地景觀建設中的重點,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保護我國的濕地資源,促進自然濕地生態的恢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有合理進行景觀設計規劃并且引入創新性的設計思想,才能真正發揮濕地的生態效益。

      ?
      Copyright?2019 寧夏錦潤生態建設有限公司 寧ICP備15001105號

      寧公網安備64010602000858號

         網站設計制作:銀川天脈網絡
      AV一区精品在线观看